首页 >> 行业新闻 >> 2018年中国农药中间体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

2018年中国农药中间体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

农药中间体属于精细化工品。农药中间体由农用原材料加工生产出来,是一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中间介质,在农药里可以理解为增效剂,是生产农药的中间材料。随着国家新农药的开发,一些专用中间体的开发发展较快,如含氟、含氰基、含杂环中间体,其中较突出的是菊酯类农药中间体,如菊酸、二氯菊酸、丁酸、醚醛、丙烯醇酮。这类中间体的生产地点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、浙江、江苏地区。

农药中间体上游是黄磷、液氯等无机原料,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,制成农药原药之后应用到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。农业中间体处于产业链中部,属于精细化工行业,对技术的依赖性大、研发投入大、周期长,风险大且成功率低。

受环保政策影响,农药中间体市场整体低迷

随着京津冀“2+26”城市雾霾防卫战打响,各地纷纷印发《“十三五”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。方案提出: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VOCs排放工序、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VOCs排放工序,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,由于民生等需求存在特殊情况确需生产的,应报省级政府批准。农药中间体由于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,农药企业开车率出现明显下滑,2011-2016年,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和需求量呈增长趋势,但增长速度逐渐降低。2016年我国农药中间产量为491吨,同比下降0.41%;需求量为475万吨,同比下降1.04%;2017年产能和需求量分别约为504万和465万吨。

从区域来看,我国生产农药中间体主要企业的年产能也在下降。以全球体量最大的农药品种草甘膦的中间体甘氨酸为例。国内甘氨酸主要生产厂商集中于河北的东华金龙、东华冀衡以及山东临沂的衡泰,总产能占国内有效产能的55%以上,外售量占国内甘氨酸市场流通量的60%以上。根据甘氨酸的生产工艺,每生产1吨产品将产生3吨以上的废水,废水处理过程中,回收氯化铵时能耗巨大、对设备的腐蚀性强,且甘氨酸废液经回收氯化铵后,二次蒸汽冷凝液仍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。经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测试,废水中剧毒物质的含量,超过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数十倍至数百倍。除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,甘氨酸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气的产生。因此,甘氨酸的产量受到政策影响而下滑。

环保政策愈来愈严厉,农药中间体需求量不及从前

以草甘膦的中间体甘氨酸为例说明目前农药中间体的市场需求情况。我国生产的甘氨酸,约有70%用于生产草甘膦,30%用于出口和其他产品制作。

由于2017年7、8两月草甘膦整体开工率降至60%以下,我们可以认为近期国内产成品库存应当维持在正常水平。同时10月到来年的4月是草甘膦传统的出口旺季,旺季(10月-2018年4月)每月全球需求量在8.5万吨左右,淡季(4月-10月)每月全球需求量在5.6万吨,即使假设孟山都产能全开月产量在3-3.5万吨,则旺季需要国内提供4.5-5万吨/月的产成品供给,淡季需要国内提供2.1-2.6万吨/月的产成品供给,即使考虑当前的渠道库存,我们认为旺季国内必须月产量在4万吨以上才能保证供应正常,淡季国内必须月产量在2万吨以上才能保证供应正常。按照一吨草甘膦生产需要消耗0.55吨甘氨酸计算,则旺季甘氨酸月度需求量在2.2万吨/月。淡季甘氨酸月度需求量在1.1万吨/月。

而在2014年,环保等相关政策严厉程度不及现在,旺季甘氨酸月度需求量在3万吨/月。淡季甘氨酸月度需求量在2.3万吨/月。

农药中间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,未来几年市场预计持续低迷

根据以前年份数据及环保政策规划等,前瞻测算,未来几年,农药中间体产量将以较低的增幅发展。而近三年,我国农药用量连续下降,随着农药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成效显著,农药中间体下游需求量受限;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现,将提升单位产品的价值和市场价格。前瞻预计,2023年,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约530万吨;根据目前农药中间体市场平均价500元/千克计算,到2023年,农药中间体市场规模约2.7万亿元。

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国农药制剂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。